互联网上的一分钟:席卷一切的数字洪流
我们的工作、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互联网。
我们已经变成互联网动物。
我们在互联网上创造了自己的“第二人生”。
那么,人们在互联网上到底在干什么?互联网上的每一分钟又在发生什么?
来自Cumulus Media的Lori Lewis和Chadd Callahan制作了一幅信息图,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在互联网上每一分钟的活动。
通过2017年和2018年的数据对比,我们可以发现:
谷歌搜索次数:由350万增长到370万。
Facebook登陆次数:由90万次增长到97.3万次。
Youtube视频观看次数:由410万增长到430万。
谷歌与苹果应用商店APP下载量:由34.2万增长到37.5万。
Instragram发帖量:由4.62万增长到17.4万。
Twitter消息发送量:由45.2万增长到48.1万。
电子邮件发送量:由1.56亿增长到1.87亿。
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出货量:由50台增长到67台。
GIF图片发送量:由1.5万增长到2.5万。
Snap信息产生量:由180万增长到240万。
电商平台花费:由75.15万美元增长到86.28万美元。
NETFLIX观看时间:由7万小时增长到26.6万小时。
如果将时间延伸至一个月,数据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谷歌搜索次数:159,840,000,000
Facebook登陆次数:42,033,600,000
WhatsApp短消息发送量:1,641,600,000,000
电子邮件发送量:8,078,400,000,000
如果将时间再延伸到一年,这将是一个更为惊人的数字,就一年的电子邮件发送量来说,就接近100万亿!
就这样,每一天、每一个小时,每一分钟、每一秒,人们都在互联网上搜索、浏览、制造、传播、分享信息。
真正的数字洪流,席卷每一个角落。
截至2016年,数据用户每天生产超过440亿GB的数据。据IDC预测,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超过4600亿GB,而全球当年产生的数据总量将达到160 ZB(160万亿GB)。
当然,你在网络上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次浏览也都在为某一家,或者某几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创造利润。可以说,它们依靠你的“喂养”而成为“巨兽”。
而这些数据同样在告诉我们:技术的进化、产业的变迁到底有多快。
就像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每分钟出货量由50台增长到67台,NETFLIX观看时间由7万小时增长到26.6万小时。这里面代表着行业领先者对用户强大的聚集效应和“赢家通吃”的互联网产业格局。
当然,就用户来说,当互联网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时,又不断给我们带来新的焦虑:
我的个人信息是否被滥用?
我是否错过了一条重要信息?
他/她怎么不给我点赞呢?
这条新闻是真的吗?
手机快没电啦!
老板,有wifi吗?……
下一分钟,给网络,还是给现实?这是个问题。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先进激光技术博览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全数会2024中国深圳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