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共云安全需要遵循适用原则
如今,很多企业对公共云安全的某些方面过度担心,而对另一些方面则考虑太少。因此,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安全策略应该变得更加实际。
为什么选择多云?为什么是现在?
由于人们在过去几年看到的风险,组织不断扩大其云采用。尽管云计算解决了许多令企业用户头痛的问题,但它并不能免除许多其他责任,其中包括数据安全,应用程序安全,以及遵守地区法律等。
解析:公共云中的灾难恢复
如今,许多企业都在谈论他们的公共云采用计划,而这些讨论经常围绕如何避免受到潜在的云服务中断影响。而其原因是确实发生了公共云服务的中断,尽管这些中断现在比以前发生的要少得多,但企业最关心的是如何减少中断的风险。
你和博鳌论坛上行业领袖都在担心的问题:企业数据安全问题该如何解决!
而最近Facebook的用户数据泄露丑闻更是把“企业数据安全”这个话题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和博鳌论坛上的行业领袖都在担心同一个问题:企业数据安全问题该如何解决?
首席信息官需要认清企业云环境中的误区
如今,许多企业的首席信息官(CIO)和资深IT专业人士都了解云计算有多重要,但仍然面临一些阻力。这些数字如何说服其他人认识到云计算的商业利益呢?
2017年Q4全球企业协作市场达到100亿美元
根据Synergy Research第四季度的数据,思科在企业协作市场上保持领先,微软以微弱差距排在第二位,这主要是由于思科的市场份额保持稳定而微软的份额则在增长。
IDC:预计2022年日本公共云连接的WAN服务市场规模达到215亿日元
目前,日本企业公共云的使用正在迅速扩大,这也推动了公共云连接广域网应用服务的快速增长。2017年日本公共云连接广域网市场规模约84亿日元,同比增长56.8%。
混合云安全的经验教训
与往常一样,人们更愿意从别人身上学习,而不是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尤其是在涉及安全方面。因此,随着混合云应用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有关机构关于安全性对一些IT专家和安全专家进行了调查,并分享了他们的智慧。
GDPR即将来临,企业的云计算是否符合要求?
目前距欧盟发布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实施期限已不到60天。而在2018年5月25日之后,组织必须能够证明他们已经遵守或正在努力满足将在可预见的将来管理数据保护的条款。
混合云存储的企业指南
如今,混合云的存储量不断增长这并不奇怪。混合云本身是一种越来越流行的部署IT服务的方法。事实上,根据调研机构Gartner预测,到2020年,90%的企业将使用混合基础设施的管理功能。
“一带一路”信息港高峰论坛邀您来看
自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之后,“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中国与沿途国家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强劲动力点。
华为云最强通用计算系列 C3云服务器详解
就在刚刚过去的中国高性能云计算创新大赛中,华为云弹性云服务器C3实例以超高性能表现摘得《性能表现优异奖》,登顶最强通用计算,C3云服务器也是当前企业安心上云必备的爆款云服务产品。
15家顶级云计算托管服务提供商
根据调研机构的预测,全球托管服务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1382.7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2578.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1%。因此这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以下将列出一些令人关注的主要云计算托管服务提供商。
走进UCloud上海总部 聊聊云+AI的那些事儿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双方合作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那么在过去的这一年间,UCloud与英特尔的全面合作取得了哪些进展?UCloud在云计算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品技术有哪些创新?未来又有哪些规划?
Check Point安全云蓝图白皮书
云计算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采用,而且预计未来几年内还会得到进一步增长。业务敏捷性无疑已成为企业采用云计算的主要优势和关键动力,原因在于可以更快地获取和部署IT 资源。
IDC:全球公有云增长迅猛 收入将近翻一番
从地区表现来看,除了拉美和日本地区收入同比增长了6.2%和4.8%之外,全球其他地区的云计算IT基础设施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中欧、亚洲等地区均表现不俗。
公共云安全:4个误区和现实
云计算现在已经历了过度炒作期,并且成为市场主流。但这并不意味着云计算的发展已经成熟,尤其是当涉及到公共云安全性时。
资讯订阅
- 即日-2025.8.1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立即下载>>
- 精彩回顾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全数会2024中国深圳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展览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维科杯·OFweek2024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数字化行业年度评选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全数会2024(第五届)中国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大会 查看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