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智能”的华为云,将带来怎样的未来?

2019-01-16 08:33
胖头陀
关注

“+智能”的华为云,将带来怎样的未来?

在1月11日的“华为云普惠AI”年度峰会上,华为公司副总裁、云BU总裁郑叶来发布了华为云全新的品牌口号:“+智能,见未来”。

此前的华为云品牌口号是“有技术,有未来,值得信赖”, 如果说当时华为云只是笼统地将技术在品牌口号中加以呈现的话,而本次则是更加具体地将“智能”置于最为显眼的位置,进一步聚焦用户对华为云的关注。

“智能+”的真正指向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云新的品牌口号没有采纳更为常见的“智能+”,而是选择了“+智能”。那么,这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呢?

郑叶来表示,华为云的使命是使能各行各业,提升和释放它们的生产力。这是一种“行业+智能”的演进,行业的本质属性不会变化,就像金融依旧是金融,交通仍旧是交通。

“+智能”的华为云,将带来怎样的未来?

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和下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元素,人工智能必然会改变行业原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成本结构,最终极大地释放生产力,行业才真正得以“+智能,见未来”。

在过去一年里,华为云在250多个项目中进行了交互和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客户的反馈也振奋人心。以公共交通为例,过去从华为东莞基地返回坂田需要20多分钟,而现在只需要14分钟。

据郑叶来介绍,亚洲著名的旅游城市曼谷已经找到华为云,希望华为云能够对当地的交通状况进行优化和改善。目前,诸如此类的应用,华为云在教育、健康、媒体等行业都有很多鲜活的例子。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华为云注入到诸多行业的并非是纯粹理论化的经验,而是基于自身的探索与实践。

郑叶来表示,华为很可能是全球范围内业务最复杂的一家公司,既做2B,也做2C,又是产品又是联接。不说别的,单只是物流一项就庞大和繁杂无比,每天深圳的仓库有多达1000多个车次,通过华为云EI解决方案,华为全国物流网络得以优化,整个装载率大幅提升。

虽然华为将人工智能定义为通用技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很容易。恰恰相反,从技术研发的层面而言,人工智能有很高的门槛,因此人们会发现有些以忽悠见长的企业很快就无以为继,最终退出竞争。

华为的风格从来都是将复杂留给自己,将简单留给客户。去年在贵州的数博会上,郑叶来尤其强调了“普惠AI”的理念,希望让这种高大上的技术,成为普通企业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技术。现在看来,其本意当时就已经指明了“+智能”的方向。

毋庸置疑,华为云对行业的“+智能”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而数据也会催生出知识资产,这些统统归属于企业自身,华为云绝对不会染指。

“不能说房子被我装修了,房子就归我了,这没有任何道理。”郑叶来笑道。

AI应用的三类场景

人工智能在问世的半个多世纪里,经历了三起两落。2016年,韩国棋手李世石与谷歌AlphaGo的较量,可以说是人工智能再次崛起的引子之一,而现在它理应迈向更高的层面。

华为云BU副总裁、EI服务产品部总经理贾永利认为,未来十年,人工智能的主战场一定是在不同的行业里面。

“+智能”的华为云,将带来怎样的未来?

实际上,2018年里华为在八个行业的200多个项目中所做的,就是这一类的工作——让人工智能在产业中真正发挥作用。

目前人们能够更为明显感受到的人工智能,尤其是2C领域内的很多应用,其实只是一种狭义而非泛化的人工智能。华为提出“+智能,见未来”,则是希望在行业场景化的前提下,以人工智能能够驱动产业发展,并产生价值。

基于此,华为将不同行业的AI应用场景总结和划分为三类,分别是海量重复场景、专家经验场景以及多域协同场景。

快递物流就是典型的海量重复场景。以华为云与德邦物流卓有成效的合作为例,此前德邦物流的物损率非常高,虽然有上万个摄像头可以监控整个流程,但是却没有足够的人力去查看……通过引入华为云人工智能,德邦物流的物损率最终降低到合理的范围内。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云计算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