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给你一个云端的家
王坚博士在《在线》一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在线世界是一个没有被开荒的世界,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而唯一的限制就是我们的想象力。
如果是在五年前,大家理解这句话的时候,思路不免被局限在互联网上,社交、零售、外卖、出行等所有高频行为都可以在线上进行。然而从今天的眼光来看,互联网早已不再是“在线世界”的代名词,在万物互联、IoT、5G等新概念的洗礼下,在线的不只是数据和服务,生活方式也将在线化。
作为“在线理念”的践行者之一,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进一步释放想象力,推出了面向智慧家庭和未来社区的“家庭大脑”:将以天猫精灵为家庭终端,融合语音、视觉、触摸等人机交互方式,通过AI感知、理解和决策能力打造5G时代的智慧家庭,让智能化成为生活的标配。
简单来说,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要给你一个云端的家。
01 什么是“家庭大脑”
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总经理陈丽娟给出的答案是:家庭大脑必须具备三个层面的能力,即决策、控制和连接。
与之对应的,阿里的“家庭大脑”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AI、终端和人机交流系统。
其中AI的价值在于决策,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里80%都是技术人员,打造了语音语义、机器视觉等基础算法,到智能芯片、边缘计算的一整套AI能力,比如AI可以进行跌倒识别,可以自动屏蔽骚扰电话,甚至是驱动机器人上门送货;
天猫精灵既是家庭大脑落地的终端载体,也是“控制”的执行者。用户只需要给天猫精灵发出语音指令,即可以控制家中的电视、空调、窗帘、扫地机器人等智能硬件,以及点外卖、查天气、听音乐、定闹钟等第三方应用的调用;
刚刚升级到4.0版本的AliGenie,角色是物理世界和人工智能的连接者,连接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尤其是在AliGenie4.0上,语音识别错误率下降了23%,手势识别精度达到95%,人脸跟踪的识别精度94%以上,连接能力在持续升级。
在理解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意图之前,不妨先来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其一,“家庭大脑”的必要性。互联网时代是以人为中心的,几乎所有的应用和服务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但在物联网的话语体系中却是以家为中心的。如果家庭中所有的交互都是面向用户的,既需要控制人与物之间的连接,还要兼顾物与物之间的数据交换,体验上大概率是糟糕的。当智能硬件逐渐取代传统电器走进家庭场景时,“家庭大脑”的存在可以说是充分必要条件。
其二,“家庭大脑”的必然性。物物连接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过程,早期的单品连接,集成商出现后的物物联动,以及标准统一后的平台集成。只是在地产商、家电商、创业者等瓜分智能家居市场的背景下,万物互联仍然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所幸智能音箱的出货量已经远远超出其他IoT产品,加上市场份额的高度集中、AI的落地,从智能音箱到家庭大脑的迭代几乎是必然。
阿里的聪明之处在于,有了天猫精灵的前期积累,有了AliGenie的开放生态,凭借自身强大的AI能力,已然在“家庭大脑”上抢先卡位。
02 不只是“家庭中枢”
如果主动限制自己的想象力,家庭大脑的终局无非是“家庭中枢”的候选对象之一,甚至将迎战智能WiFi、智能电视等一众产品。
所幸在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脑回路”里,家庭大脑不仅有着家庭中枢的使命,同时也是生态伙伴的连接器和未来社区的智慧引擎。要知道,家庭中枢一直是的兵家必争之地,小米投资了上百家生态链企业以抢占入口,华为则祭出了HiLink协议,遵循去中心化理念的争夺家庭入口的控制权。
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为何会做出不同的战略定位,同样可以从两个方面找到原因。
一是智慧社区的大势所趋。
浙江省已经率先提出了未来社区的试点,并制定了结构为“139”的顶层设计:“1”是以美好生活为宗旨,“3”是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坐标,“9”是未来医疗、健康教育等九大生活场景。阿里作为未来社区产业联盟的理事长单位,加上敏锐的嗅觉和骨子里的创新基因,再次扮演了急先锋的角色。
何况“智慧社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在房地产行业进入白银时代的背景下,万科、碧桂园等均打起了智慧社区的主意,试图在智能家居的“链式效应”下,逐步从家庭场景向智慧物业、智慧社区、智能安防等领域渗透。此前阿里云已经提出过“ONE ID,ONE DATA,ONE SERVICE”的理念,通过统一账号、统一数据及统一服务,帮助房企向服务运营商的转型,也就不难解释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选择。
二是内部生态的向上生长。
以AliGenie的四大平台为例,IoT平台已经接入900多个合作品牌,可连接设备数量超过2.35亿台;Inside平台在过去一年中新增了300多家企业、500多种产品;语音技能平台针对带屏音箱推出了语音小程序,全面打通阿里健康、斗鱼直播、蚂蚁森林、作业盒子等内外部应用;数字内容平台完成了全自助接入、数据化运营,并实现了内容生态的的商业化能力。
“数据并不是只要数字化和在线化就可以了,数据一定希望流动起来。如果数据没有发挥流动的作用,没有被人工智能进行计算,其实是没有任何价值的。”透过陈丽娟的观点不难读懂,在“家庭大脑”进行家庭场景的覆盖后,让数据发挥出应用的流动作用,注定会是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思考的方向,又恰恰与未来社区的进度不谋而合。
一面是生态伙伴,一面是未来社区,家庭大脑的想象空间却不止如此。
03 阿里A.I. Labs出圈
某种意义上说,物联网可能是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波“平台级机会”,可能否抓住这个机会,多少要看看技术的脸色。
就拿家庭大脑来说,决策、控制和连接都是典型的“技术驱动型”功能,尤其是三个功能间的环环相扣,可能会直接左右家庭场景下的市场格局。一个典型的例子,机器人要在主人不在家后进入自动休眠场景,问题是机器人要怎么判定主人不在家?
方式一:机器人将家里的每个角落都走一边,确认主人不在家后,再回到之前的位置进行休眠;
方式二:机器人与家里的其他智能设备进行连接,比如智能摄像头确认了主人不在家,于是机器人进入休眠状态;
方式三:家庭大脑判断主人不在家的信息后,自动同步给机器人,然后机器人开始进入休眠状态。
这三种方式其实代表了家庭场景下的三种理念:第一种是去中心化,第二种是自治,第三种是中心化。对于三种理念的优劣至今仍没有定论,但在智能家居割裂的场景体验、产品触达消费者的复杂路径等因素的制约下,中心化无疑是当前最佳的解决方案,也在考验不同厂商的技术功底。
家庭是典型的碎片化场景,应用场景多且时间分散,不会出现手机那样长时间使用的中枢设备。如何让不同设备之间的连接简单高效,如何让智能设备精准理解人的需求,如何让不同产品在适当的时间提供正确的服务,需要从芯片到OS的系统能力,需要扎实的人工智能基础技术,需要个性化的人机交互方案。考虑到从家庭场景到未来社区的延伸,还将衍生出配送、医疗、零售等诸多场景,复杂度有增无减。
这大概也是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抢先布局“家庭大脑”的原因之一。一旦敲定中心化的解决思路,不仅面临5G、WiFi、蓝牙、ZigBee等不同的技术标准,还要在感知层面尝试打破视觉识别、语音识别的瓶颈,制定云计算、大数据相关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机制......注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在时间和技术上的先天优势,大概率会成为最先“出圈”的一方。
可能还有另一重考量,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不仅承载了阿里消费级AI产品的研发,也在触及商业化的脉搏,一旦“家庭大脑”技术走进千家万户,未来社区成为人居环境的主流,势必将成为阿里经济体与社区加速融合的催化剂。
04 结束语
在5G即将规模化商用的时间节点前,物联网的前景终于不再是雾里看花。
即使仍有一些创业者和巨头押注于单一的入口,可家庭场景作为物联网应用的重心却是不争的事实。对于这场“硬仗”的输赢,关键在于能否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比拼的焦点将是产品、技术、安全、服务、运营等多元化的能力。
至少率先落子的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已经开始以“家庭大脑”为抓手,提供一种在线化的生活方式,打造“云端定居”的全新体验。一场围绕“家庭大脑”多方角逐的大戏,正在缓缓拉开序幕。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先进激光技术博览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全数会2024中国深圳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