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不是新概念,但如何更好的为中小微企业服务,一些新的思维和打法逐渐得到行业共识。如何用科技的手段解决供应链金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变得尤为关键。
文|周路平 赵艳秋
编|徐鑫
初到宜宾的外地人,对这个万里长江第一城都有一个深刻印象,从下飞机那一刻,整个城市的空气弥漫着酒香,白酒产业一直是当地最闪亮的名片。
几年前,随着宁德时代等一系列新能源电池及材料厂商纷纷落户宜宾,这座千年古都有了新时代的产业集群。
但无论是古老的白酒产业,还是新兴的新能源电池产业,要做大做强都在面临同样一个问题:如何保证产业供应链的高效运转,以及如何让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能获得更多金融支持?这个难题正在抛给各地核心企业、地方政府平台和金融机构。
而科技公司和产业经济带正在探索供应链金融落地的新模式。前者具备技术平台能力,通过数字化技术解决了传统金融无法覆盖的中小微企业授信问题;后者在地方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供应链金融是其“建圈强链”的一环。双方合作能精准滴灌上下游中小微企业。
宜宾和京东的合作可以说给出了一份产融结合的典型样本。宜宾有特色产业集群,京东的数智供应链则提供了数字化技术和供应链金融科技的经验,通过技术化解产业链上下游的融资难题,反哺实体经济发展。这个政企合作的超级链式产业生态圈,真正实现了产业、科技和金融高水平循环的结合。
01
产融结合的“宜宾样板”
宜发展作为宜宾最重要的国有资本投融资及综合运营管理平台,2021年的净利润超过了300亿元,资产规模在全国城投公司百强榜排名第七,而净利润则高居全国第一。其信用评级很高,也是中西部第一个获得3A信用评级的地市级平台,被称为宜宾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宜宾位于成都、重庆、昆明和贵阳四座城市的几何中心,不仅有以五粮液为首的白酒产业,近些年,随着宁德时代等产业龙头企业的入驻,宜宾也正在打造动力电池、通信制造等一系列的产业集群,经济总量位居四川省第三。
城投公司这几年的角色在发生着改变。以前不少地方的城投公司以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如今,城投公司开始减少与地方债务的捆绑,开启了市场化转型,强调在地方产业中的角色,侧重于将国资国企的信用体系转化为资本、资金和资源,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集群形成的背后,供应链金融的价值也在凸显。
供应链金融并不是新概念。传统金融机构关心的是信用等级和抵质押物的价值,而供应链金融更多是一种场景信贷,基于整个贸易链的真实性、资金流和物流的真实性,保障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从而实现精准滴灌,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升级。
2020年9月,国内出台了首份供应链金融指导性文件,并且在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单独提及“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标志着供应链金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供应链金融的规模起码是10万亿级的。”京东科技供应链金融科技部总经理周李军判断。
在这一背景下,以城投企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平台也十分重视供应链金融相关平台的建设。“城投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可在不增加有息负债的情况下,通过仓单融资、应收账款质押、保理等供应链金融产品进行融资。”现代投资高级副总裁王蓬说。
供应链金融越来越成为其“建圈强链”的抓手,比如扮演产业供应链和金融服务的连接枢纽,也可以作为大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连接枢纽,帮助打通整个产业链的梗阻来降低成本,成为扶持中小微企业的核心通道。
2021年4月,宜宾市政府与京东集团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政企合作超级链式产业生态圈。2022年4月,由宜发展集团与京东集团共建、京东零售云牵头搭建的京东·西南数字化产融平台正式发布。
目前,该平台已入驻1300多家企业,实现网络交易额22.73亿元,直接带动就业万余人,预计可推动30多家小微企业上规升级。通过产融平台和区域公共品牌的深度融合,实现了线上+线下互动,创造了品质生产、品质销售、品质消费、品质生活的新模式。
支持产业链,精准滴灌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成了当下金融行业与产业科技公司一起共同探索的目标。宜宾和京东共建了京东.西南数字化产融平台。宜宾有特色产业集群、京东有数字化技术、有供应链金融经验,通过技术解决产业上下游的征信难题,实现了供应链金融的落地。
以宜发展为例,其下属44个参控股企业,包括了外界熟知的五粮液。宜发展将分管的企业全部数据拉通,建立融合共享的金融服务体系,帮助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
通过与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的合作,可以将宜宾产业链上高效流转而产生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数据资产“四流合一”,从而实时掌握供应链上下游融资客户的真实经营情况和资金动向。同时利用大数据的风控,智能AI,云计算的能力,能大幅提升供应链金融的供给能力。
而且,比如在宜宾交易量颇大的新材料供应链领域,通过企业间的交易数据,可以建立一套大数据的风控模型,并测算出入驻企业的信用额度,推送给金融机构,作为信贷放款的参考依据,形成了交易和金融螺旋上升的趋势,从而实现“供应链金融科技+产业数字化”的双轮驱动。
产业集群效应在供应链金融的加持下正在显现。“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的搭建,能够帮助地方政府更好地去招商引资,提高当地的产业集群。”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副总经理洪洁说。
2019年12月,新能源明星企业宁德时代投资千亿,落户宜宾。龙头企业的到来也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公司的入驻。
如今,包括给动力电池生产pack箱体的长盈精密以及时代吉利、苏州天华超净、广州国光电器、天宜锂业、光原锂电、宜宾锂宝等众多锂电企业,扎堆在宜宾建厂,形成了锂电产业集群。
02
供应链金融的难题和破局
“缺钱的借不到,能借到的不缺钱”,这句话大概可以形象地反映当下金融服务供需的错配问题。
“现在很多金融机构在推动供应链金融的时候,仍然看重的是大企业,但我们大企业不愁资金,缺资金的是中小微企业。”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宋华说。
尽管供应链金融被认为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金融创新途径,也在强链、稳链上有着积极意义。但业内普遍认为,国内的供应链金融还处于初级阶段,背后还存在着不少需要克服的难题。
一是主流的供应链金融围绕核心企业去服务上下游的核心企业,缺乏交易链数据的分享,导致金融机构很难对供应链上下游客户进行身份识别、背景核查以及交易的确权。
而且,核心企业的配合度也是关键,包括企业核心的ERP系统是否能对金融机构放开。“很多时候不是一个部门或者保理公司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周李军说。
二是金融机构更愿意做核心企业的上游业务。而需求更旺盛的下游企业,因为没有核心企业的信用担保,金融机构也不积极,没什么意愿。而且与核心企业关联度低的二三级供应商,普遍都是中小企业,数据孤岛的情况比较突出,金融机构的服务更难覆盖到。
京东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朱太辉认为,传统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核心痛点在于,对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用确权和信用评价的能力过于依赖,导致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关联度比较低的中小企业很难被服务到。
三是没有统一的平台能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等信息汇聚起来。物流信息在物流方,资金流在银行,商流可能在核心企业这边,数据孤岛的问题比较严重。即便单条供应链打通了四流,但做不到跨产业链的打通,导致金融机构很难对整个信用模型进行升级。
四是供应链金融所涉及的各个主体,都在独立作战,很少能形成一个生态。
基于这些问题,当下业界也在探索解决之道,并在一些方面开始达成共识。
“要真正做大供应链金融,就要换一个思维和打法,跳出金融的思维做金融。”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金融科技群总裁李波说。供应链金融本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不能脱离产业数字化。否则,即便实现也是“瘸腿”状态。
由此,就要先去服务产业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而进行产业互联网的连接,再去叠加金融科技,来改善供应链金融。“这种方法我们总结为供应链金融科技。”他说。
这一思路也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宋华的认同。他说,这是金融的分水岭,也是思维的分水岭。“供应链金融科技不是在谈某个特定的技术,也不是在谈用技术来支撑金融活动,它是数字化、智慧化和价值化。”
他举例称,供应链金融要先解决企业的业务本质,比如库存该怎么分布?货该在哪里集、哪里分?“在这个基础上,再把支付清分、运营资金和其他各类金融的产品附加上去,这就会创造巨大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供应链金融的核心诉求,就是风控加运营。为了实现好的风控,就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相关行业数字化专家告诉数智前线,这其中最难的是数据的打通。毕竟整个信息散落在产业链的不同参与者手中,比如订单信息可能在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系统里,物流信息在物流方,资金流又在银行。
宋华教授将这些称为“平台孤岛”、“供应链孤岛”、甚至“产业孤岛”。他认为,业界要有“云海”的思路,一步步实现各个孤岛的打通,数据的汇集,才能真正解决供应链金融的问题。
03
京东“经验”走向产业
京东的供应链金融科技正摸索出一条路径,它对解决供应链金融的诸多问题提供了一种解法。
“实际上,供应链金融科技的能力,就是在京东数智供应链基础上沉淀下来的。”周李军说。
数智供应链通过对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和服务环节的数字化,将整个流程中的数据沉淀为供应链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逐步解决数据问题,实现闭环。在这之后,通过模型和策略建设,基于一条或多条供应链数据和行业的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就能实时有效地去掌握,供应链上不同融资客户的真实经营情况以及资金的动向。
从2013年开始,在消费品和工业品领域沉淀的数智供应链的能力之上,京东开始尝试数字化驱动的供应链金融业务。
在这个过程中,京东逐步推出了供应链金融产品,从上游票据融资、营收融资,到下游的采购融资、小额信用贷款,从自营生态体系,逐步延展到外部产业链,并将整套供应链金融科技的能力输出。
数智供应链之上的供应链金融,这是当下很多企业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也是推动宜发展等企业,与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合作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如今,通过优选的业务系统,京东科技已形成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的“双十模型”。其中,十大供应链金融业务系统涵盖了保理、融资系统、信用流转系统等,而其底层则是与供应链金融息息相关的十个数字供应链服务,包含了供应商管理、仓网优化、智能物流等。
有了这样的平台和系统,周李军认为,先把原来不能贷款的变为可贷,将线下贷款变为线上贷款,将低额度变为高额度,将高利率变为低利率。
只打通一条或者几条供应链还不够。在地方政府服务平台之外,京东科技供应链金融平台服务还服务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通过这些服务来链接更多的产业链。同时还在加强与生态伙伴的合作参与到更多链条的供应链金融建设中。
比如,在与核心企业古井贡酒的合作中,京东科技成功穿透到了其二级经销商。这些经销商往往是个体工商户和夫妻老婆店,在传统金融机构的名单上,他们属于“白户”,没有任何的征信标准,传统的金融机构很难给他们提供融资贷款,之前主要靠民间借贷获得融资。
通过对这些全量经销商的深度分析,“对资质较好一些的,我们推荐给了农业银行,一些二级经销商被推荐给中关村银行,提高了这类客群的资金可获得率。”洪洁称,在这个模式上线半年间,京东科技累计服务了300多家经销商,新增授信两个多亿。
在不断拓展和深入产业链条的过程中,生态也变得极为重要。
比如在化塑行业,京东科技与快塑网合作,推动塑化行业的供应链金融。“京东的线上能力非常强,我们线下能力很强。”广州快塑电子商务区域总经理蒋勤称,京东把它的智慧风控平台嫁接在他们的平台上,有了更多维度的数据,能进一步优化风控模型和策略。“合作不到一个月,已有100多家客户在平台上申请贷款,目前债的余额已超过了1000万。”蒋勤称,这样的连接能力,能更好帮助整个塑化产业数字化和供应链的发展。
在大宗贸易领域,助力厦门国贸打造供应链管理协同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在能源产业链,助力中国海油旗下中海信托打造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重点围绕中国海油旗下自建电商平台“海油商城”部署研发中海信托贸易融资系统模块;在锂电池循环业务上,与天奇股份展开合作......在这些领域,正在进行产业链整合与价值链重构,都需要摸索行业数字化和供应链金融。
在推动供应链金融的过程中,涉及大量国央企以及上市公司,这些都是相关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对数据的安全非常关注。
数智前线获悉,京东供应链金融平台采用了本地化+SaaS的模式。“数据都保留在核心企业本地的服务器里,确保数据不会泄露。”周李军称。
为了更好地推动供应链金融,周李军认为,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要抱有开放心态,开放数据,来扶持根植产业链上的上下游客户;科技企业则要做好数据安全和数据合规工作,用好数据,形成高效运转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而金融机构也要打破原有的强担保、强抵押观念,把风控策略适当下沉,去关注中腰部或腰尾部客户。
目前,京东科技与产业生态伙伴正在深入到关键产业链,尝试打通更多“产业孤岛”,利用融合的数据,生成更多精准的风控策略,帮金融机构跨过中小微供应链金融的分水岭。这样,通过供应链金融这个破局点,最终实现普惠金融。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