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属于用户——传感云提供数据安全新思路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硬件设备要连接到云端,但由于传统中小型硬件设备制造商并不具备开发云服务的能力,因此市面上一些专门搭建云端平台的公司应运而生。对于传统制造商来说,更多只关心业务层面,而且其业务需求相当碎片化,物联网平台可发挥的功能并不明确。
那么物联网平台的需求在哪里呢?从事云系统开发的公司中科诺朗曾做过一次针对中国物联网平台需求的调查,样本容量为150人,由42.67%的个人用户、30%的企业用户、13.33%的个人开发者、11.33%的系统集成公司以及2.67%的代理商构成。
调查结果显示,关心数据安全性的占97%、认为物联网数据属于用户的占55%、介意数据被平台提供方售卖的占97%、认为数据应在私有物联网平台有一份拷贝的占74%。
除了数据的归属权,对于用户更喜欢哪种收费方式,中科诺朗也做了详细调查。在验证原型机时,82%的用户希望能够免费,但在批量连接的时候,相比较而言,有更多的人支持收费。“验证原型机免费,批量收费”的模式也正是当下移动OneNET、百度天工物联等大平台的主要经营模式。
“但这种提供服务的收费模式有些是自相矛盾的。用户付费将设备连接到平台上。但是平台却无法保证甚至在免责条款中声明自己没有义务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不用提数据增值业务的服务。”在2017第四届中国IOT大会论坛上中科诺朗总经理邢振中讲道。
那么,用户的利益谁来保护?要保护用户的利益,数据的归属权应属于用户,中科诺朗搭建的传感云平台坚持将数据归属权回归到用户手中。传感云将接口开放,将APP开源,用户可以去创造自己的价值。
传统的网络云平台允许多设备接入,数据存储在其云平台上,然后通过接口连接到开发者或第三方应用。而传感云平台,除了实现传统网络云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为客户建立了私有云平台,数据直接存储在客户的私有平台。客户可以通过传感云提供的相关应用和接口,对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分析、交易和与第三方应用等的交互。私有云平台的最大好处就是即使传感云无法继续经营了,用户依然拥有数据和使用数据的能力。
邢振中认为,传感云注重数据回归用户的价值,而且是一个可执行、可持续的商业模型,它使得物联网的发展前景更为清晰,因为它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
对于当下以OneNET和天工物联为代表的物联网大平台为例,将用户的数据占为己有、对其安全性问题声明免责的现状来看,传感云平台确实提供了一种保护用户数据安全的新思路。从长远来看,数据安全是物联网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同时,只有数据安全才能进一步促进物联网产业的良性发展。
最新活动更多
-
6月13日立即参评 >>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届)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先进激光技术博览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全数会2024中国深圳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展览会
- 1 从“技术先驱”到“商业困兽”:阿里云一场未竟的突围战
- 2 "工业智能体"崛起:边缘计算与AI Agents如何重构产业未来?
- 3 大白话解释GPU的算力是怎么算出来的?
- 4 AI大模型的商业“回旋镖”,重新落到了云计算丨贸易战下的产业韧性(二)
- 5 Azure 再雄起,微软重回 AI 顶梁柱
- 6 金山云在阿里,腾讯阴影下的"突围悖论"
- 7 从“黑马”到“弃子”:京东云为何沦为云战场边缘人?
- 8 Salesforce原厂国际版进入停服倒计时,迁移还是替代迫在眉睫
- 9 华为云突破“制裁”的密码,藏在超节点里
- 10 七个月融资翻倍,投资人追着送钱,Netflix、Meta背后的独角兽凭啥叫板甲骨文|发现独角兽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