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角逐开源云计算下一站 详解EasyStack的“三级火箭”论

2018-05-18 10:35
常言道
关注

发布中文品牌名“易捷行云”,宣布完成3亿元C+轮融资,推出创新的云就绪超融合新品ECS Stack……EasyStack在一天之内释放出的消息让人眼花缭乱。

不仅如此,在北京侨福芳草地太空舱,EasyStack创始人兼CEO陈喜伦提出的“企业云计算三级火箭模型”——开源云大势、产品化突围、生态杠杆,也让业界耳目一新,并为EasyStack发展成为一家“以开源生态为基础的世界级的云计算企业”指明了路径。

在云计算领域快速发展的今天,OpenStack、Kubernetes、Docker、微服务、DevOps……一系列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持续升温,使得开源云计算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力军。不过,对于用户而言,他们关注的并非技术发展本身,而是如何将这些新技术为自己所用,为企业业务提供支撑。

在笔者看来,开源云计算领域目前正处在众多新技术蓬勃发展转向融会贯通的关键阶段,谁抓住了这一关键点,谁就能够在未来的开源云计算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事实上,EasyStack正是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才有了今天的“三级火箭”论。在“三级火箭”中,开源云是行业大趋势,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产品化是推动开源云加速落地的关键,也是EasyStack业务得以实现指数级发展的核心;生态则是做大做强整个市场蛋糕不可或缺的力量。

角逐开源云计算下一站 详解EasyStack的“三级火箭”论

一级火箭:在开源云趋势下做一个领先者

回顾10多年来IT产业的发展和变迁我们可以发现,云计算早已经从大势所趋变成了既成事实,但对于云计算产业的发展而言,走向开源则正在变成大势所趋。正如陈喜伦一直表述的:95%的主流IT部门都在关键任务型IT项目中大量使用开源软件资产。

在开源云计算领域,2010年出现的OpenStack已经成为开源云计算的事实标准,越来越多的IT企业和用户基于OpenStack构建云计算平台。451 Research最近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OpenStack市场规模超过20亿美元,并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2020年将到达60亿美元。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创立于2014年初的EasyStack正是乘着OpenStack发展的东风发展起来的,但在OpenStack的基础上,EasyStack早已将触角伸到了开源云计算的多个细分领域,如Docker、Kubernetes等,并立志成为一家“以开源生态为基础的世界级的云计算企业”。

从2014年到2016年,EasyStack商业模式的一级火箭就是通过开源建立品牌,参与核心代码贡献、逐步在开源组织建立话语权、通过技术活动/社区/微博/微信建立影响力,通过服务开源头部客户积累壁垒。

事实证明,EasyStack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还不错。在去年由Gartner发布的《竞争格局:2017OpenStack分发和支持服务市场报告》共从全球市场角度列出了八家OpenStack企业就有EasyStack,而在去年底第16届OpenStack峰会上,OpenStack基金会用户调查报告公布的全球十大企业中,EasyStack也位列其中。

角逐开源云计算下一站 详解EasyStack的“三级火箭”论

EasyStack创始人兼CEO陈喜伦

正如陈喜伦所说:“在这一阶段,我们通过技术创新,代码贡献,行业布道,不仅在全球技术价值网中占有一席之地,也获得了早期头部客户的认可。”据了解,EasyStack已经为超过300家大中型企业构建云平台,这里包括中国建行、中国银联、中国邮储银行等众多对IT环境要求苛刻的金融行业客户。

二级火箭:推动开源产品化 新产品将超融合带入下半场

在开源领域站稳脚跟的EasyStack想做的可不仅仅是成为一家开源技术服务公司,就像著名风险投资机构A16z合伙人、早年网景公司创始人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在《软件吞噬世界》一文中所说的那样:老的基于开源服务的模式已死,新一代商业模式是基于开源做产品、基于开源做云服务

事实上,自EasyStack成立以来就一直在坚定地推动基于开源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化。去年,EasyStack陆续推出了基于Kubernetes的轻量级容器集群、企业级Container Linux,基于OpenStack的人工智能平台、行业云平台,混合云平台以及应用中心AppCenter等,满足了不同规模企业不同应用场景的云服务需求。

如今,EasyStack在开源产品化上再结硕果,在基础云平台上分别为专家客户和规模客户提供了ECS易捷行云企业云和ECS Stack易捷行云超融合两类云平台。不仅如此,陈喜伦还透露,今年EasyStack还将发布多云管理产品EMS,更新基于Kubernetes的容器产品线EKS。

作为此次发布会的主角,EasyStack超融合产品第一次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在超融合一体机已经“泛滥”的今天,ECS Stack易捷行云超融合是不是已经迟到?EasyStack联合创始人兼COO王瑞琳强调:EasyStack在今天这个时间点发布超融合产品恰到好处,因为如今超融合领域正在进入下半场,更加强调云计算软硬件一体交付。

根据EasyStack的研究和判断,2018年将成为超融合领域的分水岭,未来的超融合都将是云就绪超融合。具体来说,超融合的下半场拥有三个重要特征:1、不支持多云的超融合不是下半场超融合,如今,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多云架构,而超融合也正在成为多云世界的基石;2、不支持微服务粒度升级的超融合不是下半场超融合,随着企业核心业务逐步上云,微服务粒度的升级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平台升级所带来的业务连续性风险;3、不支持应用为核心的超融合不是下半场超融合,云就绪超融合不是以底层资源分配为目的,而是以支持应用业务为目的。

基于超融合下半场的三大特征,EasyStack全新推出的ECS Stack易捷行云超融合,不仅提供完整的云平台,同时提供多云支撑能力;提供以支撑应用为核心的软件基础设施;全新的设计融入了下一代分布式微服务架构,支持微服务粒度升级,真正实现了云就绪。

角逐开源云计算下一站 详解EasyStack的“三级火箭”论

EasyStack联合创始人兼CTO刘国辉

“ECS Stack的核心设计思想就是实现从硬件基础设施到软件基础设施的抽象,从管理资源到支撑应用的跨越,从单一云平台向多云管理的延伸。”EasyStack联合创始人兼CTO刘国辉表示。而这恰恰也是云就绪超融合的核心设计思想。

在笔者看来,以OpenStack起家的EasyStack是一家典型的专注软件基础设施的企业,而超融合刚刚兴起之时,主要是对存储、网络、计算等硬件设备的融合。在那样一个阶段,EasyStack没有理由大举进入超融合领域,随着超融合发展的日趋成熟,软硬一体的云就绪已经成为超融合发展的主流,EasyStack选择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进入的确是恰逢其时。不仅如此,由于硬件的标准化程度较高,硬件基础设施的超融合相对软件要简单许多,从这个角度看,秉承软件基础设施超融合优势的EasyStack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对超融合领域降维打击的能力。

三级火箭:用生态杠杆撬动开源云计算 让万物生长

随着云计算应用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对于开源云计算领域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开源生态构建的开源价值网在基因上就比传统生态构建的价值链更富于价值创造,更能产生协同作用。因此,早在2016年EasyStack就提出了EasyStack万物生长的生态理念,其特征就是:物种丰富、开放循环、协同进化。

角逐开源云计算下一站 详解EasyStack的“三级火箭”论

EasyStack联合创始人兼COO王瑞琳

正如EasyStack联合创始人兼COO王瑞琳所说,在软件定义的大背景下,开源商业价值网中的企业角色正呈现多样化趋势。生态中的各种角色相互协同,撬动的不仅是商业市场的规模效应,更能撬动生态网络的协同效应,从而真正实现生态的“万物生长”。

不过,在笔者看来,就生态建设而言,越大的企业越有发言权,甚至一些企业巨头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对于EasyStack这样的企业,要撬动开源云生态,并非易事。在这方面,EasyStack选择的是打造足够强的生态杠杆,来撬动整个开源云生态,这也正是EasyStack的第三级火箭。

应该说,EasyStack的第三级火箭生态杠杆与前面的开源、产品化是一脉相承的。陈喜伦强调,生态杠杆首先就是要借助产品化,只有将ECS Stack这个标准化产品做到规模化,才会有大量的合作伙伴加入进来;其次,要在产品的基础上构建围绕不同行业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如今ECS Stack已经拥有教育、医疗、政府、制造等行业的解决方案,未来将进一步扩充;第三,要基于整个开源产品生态化,借助开源世界的力量来解决用户遇到的问题,这恰恰是EasyStack基因所在。

据了解,目前EasyStack已经拥有超过100家生态合作伙伴,以及超过300家渠道合作伙伴。王瑞琳表示,此次ECS Stack的推出,不仅是EasyStack“生态杠杆”的支点,也是点燃“三级火箭”的助燃剂,更是构建商业价值网的催化剂。接下来,EasyStack希望建立超过1000家合作伙伴的商业价值网。

如今,云计算市场已经开启爆发式增长,开源云计算的市场红利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释放,这不只是易捷行云EasyStack的机会,也是整个中国开源企业的机会。为了进一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刚刚完成3亿元融资的易捷行云EasyStack将进一步落地“三级火箭”布局,持续推动产品的规模化、拓展渠道和行业覆盖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易捷行云EasyStack也在积极推动公司进一步走向资本市场,通过IPO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云计算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