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增速放缓鼎捷能否通过产业基金提速转型?

2019-05-08 10:36
人称T客
关注

鼎捷近一个月股价经历了过山车,清明前后的春风春雨中一枝独秀,从4月2日接连涨停至4月10日报收26.04元,股价创近一年新高,而后接连下跌至4月15日,前后发布四次风险提示公告。而根据媒体报道,鼎捷近三个月没有机构对其发表评级分析,关注度较低。

与之相比同类型的公司金蝶、用友有跌有涨,并没有这么疯狂。实际上鼎捷软件的股价一直以来是谜一样的存在,有人曾称之为“妖股”,2014年上市发行价20.77元,2015年股价过百,随后走向了跌跌不休,不仅跌破发行价,甚至还跌落到个位数。

3月27日鼎捷发布了2018年财报,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3.42亿元,同比增长10.32%;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924万元,同比增长29.68%。增速不及用友、金蝶,股市表现却非常抢眼,接连涨停让人不明觉厉,连续跌停也让人捉摸不透。

云端落后营收依赖台湾子公司

鼎捷2014年上市,2015年提出战略升级,自战略升级以来,营收和净利润有所改善,但是近两年增速放缓。

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同比上升11.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08万元,同比上升252.2%。

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2.16亿元,同比增长6.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110万元,同比增长48.73%。

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3.42亿元,同比增长10.3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924万元,同比增长29.68%。

同时财报指出鼎捷营收和利润依赖子公司台湾鼎新,其子公司台湾鼎新是公司合并报表中营业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其营收按地域来分,2014年-2018年中国大陆外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60.28%、63.23%、61.16%、62.1%、58.42%,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占比一半以上。

此外,传统软件厂商云端转型都在如火如荼进行,金蝶、用友近两年渐渐有了起色,云业务已经形成规模,金蝶2018年云业务收入增长49.5%,占总营收比重为30.2%,用友2018年云服务收入20.94亿元,同比增长72.9%,占总营收比重达27.2%。过去三年用友云服务收入占营收比从7%增加到了27.2%,云端转型在提速。如果算上金融服务业务,用友云服务收入占营收比重直追金蝶。

2018年鼎捷加大了云领域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力度,以DAP开发平台为基础,不断推进鼎捷云与 SaaS应用的研发工作:完成DAP V2.0版本的发布,包含UI组件库、SSO、功能权限、CRUD组件、多租户开发框架,完成鼎捷云V1.0 的开发,支持阿里云与Azure的部署,并完成新营运监控平台的云部署验证。

不过鼎捷云端转型还是慢了,云端产品的改造还再继续,而在营收中并没有列出云业务的收入,云业务还未成规模,技术服务和外购软硬件销售占营收比重达68.2%,传统软件厂商的味道浓厚。

来自2018年财报

而根据财报2018年实现智能制造业务增长63%。2018年在智能物流领域,鼎捷发布“智能物流V5.0”,支持异构系统集成。在智能车间领域,完成“智派工V1.1”的迭代,实现移动化、智能化派工。在数字工厂领域,完成“数智工厂战情室V2.0”的迭代,实现IT和OT 数据的整合呈现。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完成“智能换模工业APP”的开发,完成“设备水晶球工业APP”的开发,实现设备数据互联和生产数据的实时可视化;完成“营运监控平台”的开发与发版,实现管理指标的可视与预警。

伴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转移,在一带一路的利好推动下,鼎捷也将继续推动国际化布局,增加在东南亚地区的投入力度,建构完整的本地化服务体系,聚焦区域市场的业务覆盖度。

一直以来鼎捷给外界的印象是“专注”,专注能让一个公司成为该领域的特别拥有者,也容易使其失去对外界变化的敏感。

专注而不争乘势前行

鼎捷前身是1982年由孙蔼彬在中国台湾成立的鼎新电脑,专注于制造业ERP,其发展得益于制造业全球大转移的大势。

20世纪60至70年代,日本、德国向亚洲“四小龙”和部分拉美国家转移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在这场全球制造业第三次大迁移中,台湾飞速发展。鼎新电脑受益于此经过近10年的耕耘,80年代末其ERP占据台湾超过70%的市场份额。

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高消耗产业又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大陆成为了最大的承接者和受益者,

孙蔼彬将目光瞄向了中国大陆,2001年鼎新电脑与从联想电脑分拆出来的神舟数码在上海合资成立神州数码管理系统公司,共同开发ERP业务,2011年5月更名为鼎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期间通过一系列的资本动作鼎新电脑已经成为鼎捷的子公司。

2014年1月27日鼎捷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300378),而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中国开始向东南亚转移,鼎捷也不断布局东南亚市场,在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地都有公司或者办事处。

鼎捷的高管向来低调,公司本身也比较专注,孙蔼彬在2011年接收媒体采访时曾说“鼎捷不会去争,最少在30年内不会。”

不过上市首份财报并不乐观,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10.53亿元,同比减少0.5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325万元,同比减少34.07%。

鼎捷专注的制造业是大国重器国之根本,在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当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互联网+”战略提升至国家层面,并将全力支持初创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同时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也迫使软件厂商转型升级。

外有新技术、政策的推动,内要扭转业绩下滑,鼎捷在2015年进行战略升级,围绕“智能制造”、“全渠道零售”、“微企互联网”三大战略方向,制定“一线、三环、互联”的智能+战略,这也是鼎捷软件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一线”层面:以ERP系统为核心的信息化为主线,与研华科技等自动化硬件与系统集成厂商协作,提供软硬件一体化整合方案服务,协助企业走向智能化。“三环”层面:基于供应链、销售链以及小微企业ERP三环,通过云服务突破单一企业的信息化形态,实现产业聚合资源促进联动。“互联”层面:搭建企业级互联平台,协助企业真正做到对于资源流程信息的实时互享、互联与资源重组。

其中DAP( Digiwin Application Platform)是“智能+” 战略的载体。

近两年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以制造业为主的鼎捷迎来了东风,鼎捷也将继续专注下去。根据财报鼎捷目前专注于制造及流通零售领域,其中在制造领域的应用有:机械装备制造、汽车零部 件制造、橡胶及塑料制造、金属制品制造、家具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等;在流通零售领域的应 用有:餐饮业、烘培业、综合零售业、家具零售业务及汽车4S经销等。

鼎捷软件总经理叶子祯在2018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鼎捷将持续聚焦智能制造产业,坚持“智能+”整体战略方向。他指出,专注一直是公司坚持的道路,制造业与流通零售业业务范围广阔,市场空间大,暂时不会进入其它产业。

金蝶、用友已经涉足电商、建筑、教育等行业实现多元化发展,鼎捷近40年来一直聚焦在制造业和流通零售业,专注而不争已经不再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转型时代,转型有必要提速。

设立产业基金能否提速转型?

鼎捷方面认为在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软件上云成为行业趋势。传统软件企业积累大量存量用户,为其SaaS产品提供转型基础,同时在立足自身核心价值的基础上,探索向上下游环节延展服务链条,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近两年国内SaaS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部分SaaS厂商增长乏力融资困难,产业资本频繁进场。除BAT等互联网巨头外,用友、金蝶也纷纷出手,用友收购SaaS HR厂商大易的股权,金蝶战略投资纷享销客、薪人薪事。ERP实施商赛意信息成立产业投资基金,目前已经投资了HR SaaS厂商智思云、AI公司亿图视觉以及SaaS供应链厂商商越网络,并计划于2019年扩大产业基金规模。

除了传统公司,新成长起来的SaaS公司为了拓展边界打造生态也将借力于投资并购,比如微盟2018年收购向蜜鸟向酒店行业拓展,上个月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新成立的企业发展事业群(CDG),其中包括并成立创新中心和战略投资与发展部,将面向外部优秀产业上下游公司以投资并购的方式寻求战略合作。

转型需要提速,像很多传统软件厂商一样,鼎捷也寄希望于投资并购。2018年鼎捷参与成立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广州黄埔智造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产业投资基金将重点关注智能制造领域所涉及的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及软件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并通过产业整合的方式支持公司战略转型。

将制造业产业投资基金设立在广州也再次证明了鼎捷发力智能制造的决心,广州是制造业重地,2018年3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和《广东省支持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的若干扶持政策(2018-2020年)》,是为首个出台的工业互联网地方政策。

据悉2019年,鼎捷将以“壮大一线、建构三环、布局互联”为战略主轴开展:一是壮大一线,持续拓展服务商品与智能制造业务;二是建构三环,助力发展公司敏态业务,发展工业互联网APP、推动传统管理软件云化、推广服务云的应用;三是布局互联,即定义企业数字足迹,连接物理和信息资源,推动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融合。

叶子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不管是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最关键的还是内究管理的主轴,练好内功。内功练好之后,再去连接外部,将原来的价值链体系服务化,都会水到渠成。一句话来讲,就是企业要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并为其做好准备,而后,再借助外力,来实现它。”

套用叶总的话来讲:转型的路上不管是自研产品转型,还是通过投资并购转型。要先好内功然后再借助外力,来实现它。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云计算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