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制造2025
2017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6.6%,比2015年和2016加快了0.5和0.6个百分点,改变了自2010年以来单边放缓的走势,处于近3年最好水平。2010年我国的制造业的产值在全球的占比就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在联合国工业产品51个分类中,中国是唯一一个占有全部品类的国家,并且在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细分领域,我国有220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在光鲜的数据下却暗藏危机——中国的适龄劳动力(15岁至59岁)人口数量正逐步萎缩。2013至2014年适龄劳动人口缩减了370万,到2015年又减少了490万。而劳动力工资增长快速,最近十年增长了近三倍,企业用工成本快速增长。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而我国制造业总体技术水平落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能过剩问题严重,淘汰落后产能举步维艰。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节能减排任务达标困难。制造业利润持续走低,社会资源“脱实向虚”,导致政府、社会投资“空转”,效率低下。制造业占据全国GDP的25%、出口总额的60%,但在国际价值链中处于低附加值、中低端,主要从事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制造一加工一组装”环节,在附加值较高的研发、设计、工程承包、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缺乏竞争力。
亟待变革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内有隐忧外有强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主要工业国家都开始积极展开再工业化进程。 自2009年起, 美国就着力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先后出台《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 和《制造创新国家网络》 等法案和政策。 2016年川普当选美国总统,提出振兴美国制造业计划,2017年8月,美国制造业指数同比增长2.5%,达到58.8,他期望通过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振制造业,抢占世界制造业高端。德国政府2011年4月推出工业4.0战略,它宣告人类工业革命迈入4.0时代。几乎同时,英国出台《高价值制造业战略》,日本出台《产业复兴计划》,法国提出《新工业法国》等。 这些政策措施的纷纷出台宣告着人类开始朝着智能制造的时代迈进。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必须紧抓当前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中国制造2025”规划总结概括——即“一,二,三,四,五五,十”规划。
—— “一”一个目标,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最终要实现制造业强国的目标。
——“二”,通过两化融合发展来实现这个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制造业所要占据的一个制高点。
——“三”,通过“三步走”战略。每一步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我们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目标。2015年迈入制造强国之列;2035年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水平;2045年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四”,确定了四项原则。第一项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第二项是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第三是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第四是自主发展,开放合作。
——“五五”是有两个五,第一是五条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还有一个五大工程。第一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工程;第二强化基础的工程,也就是强基工程;第三是智能制造工程;第四是绿色制造工程;第五个是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十”个领域作为重点领域,在技术上、在产业化上寻求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选择了十个重点领域进行突破。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先进激光技术博览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全数会2024中国深圳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