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乘风“新基建”,送我上“青云”

2020-06-08 08:41
云报
关注

“新基建”覆盖的七大重点领域中,为什么没有“云计算”?

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基建”首次被写入。“新基建”这一“新蓝海”进一步被明确。

乘风“新基建”,送我上“青云”

现在,我们普遍认同的“新基建”七大重点领域,其实是央视列举出的“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这七个领域。列举不能穷尽,没有被提及的“新基建”内容,也不止云计算这一项。另外,云计算这个名词虽然没有被列入七大重点领域,但是没有人怀疑云计算属于“新基建”范畴这一事实。实际上,云计算是“新基建”的基建。因为云计算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化底座,它对“新基建”的热点领域和项目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支撑。

或者我们可以用盖房子作为比喻,“新基建”是在建的一座高楼,“新基建”的诸多热点领域是每一块砖,而用来连接和弥补每一块砖之间缝隙的水泥就是云计算,甚至它的存在已经“必然”得让人忘记了它的存在,但它的不可替代性是显而易见的。另外,如果你注意过对“新基建”三大方向的解读就会知道,所谓的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其中,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和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云计算的存在感爆棚!

虽然云计算在诞生之初曾经有过许多争论,但时至今时,人们已经确信云计算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必由之路。今天的企业在谈及云计算时,已经像原来采购服务器、存储、网络等设备时一样自如和顺理成章。

“新基建”犹如一个加速器,也是一块试金石,在带来万亿元级大市场的同时,也在考验云计算厂商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及企业用户如何更好地以云计算为阶梯达成转型升级的终极目标。

一切将虚拟化

其实,无论是“旧基建”,还是“新基建”,有两个基本的原则不变。一是,技术推进基础设施平台的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比如,从公路到铁路再到高铁,甚至追求更高速度的磁悬浮等,技术推进承载能力持续提升的趋势不会改变。二是,基础设施一定是广域覆盖的,包括两个层面:在纵深方面,要深入到各个行业和各类人群当中;从地理范围来看,一定要覆盖我国的全境,确保全国人民都可以使用。

“当前,我们正在从物理世界向虚拟世界不断演进。”青云QingCloud产品市场总监陈烈表示,“我们需要在虚拟化世界中建设新的基础设施。在‘新基建’中,始终不变的要求是基础设施对网络和规模的覆盖能力和承载能力。”

因为有了高铁,我们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因为有了云计算、5G、物联网等,一所云中的医院可以在几天内建成,并投入到“抗疫”第一线;更因为有了虚拟的连接、云中的交互,我们可以居家办公,享受在线医疗和远程教育……因为这次新冠疫情的缘故,人员的流动似乎受到了限制,但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频繁和密切。一位搞投资的朋友讲了他的亲身经历,在疫情之前,他几乎每周都要出差,只有周末的时间才可以陪陪家人。在疫情期间,他居家办公,陪伴家人的时间多了,但是视频会议的次数也大大增加,以前面访客户一天最多可以安排3次会见,现在一天至少要进行5次甚至8次视频沟通,忙得不亦乐乎。

乘风“新基建”,送我上“青云”

“整个社会和经济的运转并没有因疫情而停滞,只不过是从物理实体转变为线上,以虚拟化的方式进行。”陈烈指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大家快速接受并习惯了向虚拟化演进的过程。因此,在基础设施层面也一定会发生变化,以适应这种转变。比如,对于那些线上服务企业来说,其后端的服务器会一扩再扩,流量增长数倍,将面临更大的峰值压力等。”

这也验证了我们上面的论断,新型基础设施一定要具有足够大的规模和足够宽广的网络,才能将更多人、更多物接入到基础设施中,实现更加频繁的沟通,让物流和商流频繁流转,从而实现对经济的拉动。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云计算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